“立德树人奖”激励教师成为“大先生”

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3:09:18 来源: sp20240604

原标题:“立德树人奖”激励教师成为“大先生”

“看,台上短头发戴眼镜的老师好眼熟,他就是线上课讲得蛮精彩的那位吧?”

“是他,王金良老师,他上课总是充满激情!”

2022年初秋,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庆祝第38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,获得“立德树人奖”的教师们走上领奖台。在其中,学子们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——物理学院教师王金良。他曾经因一条43秒的视频而“火”遍朋友圈:一堂线上课程正在进行,王金良一笔一划地写着板书、推演着公式,不时做着手势,讲得清晰明了、激情澎湃。通过摄像头和共享屏幕,这个充满感染力的课堂呈现在广大学子面前。2003年至今,作为北航物理基础课程主要负责人之一,王金良的年均“站讲台”时长在150学时以上;近5年,他指导的学生共有1168人在各级物理竞赛中获奖。

透过短视频镜头,学生看见了老师的责任心和严谨的教学态度;通过“立德树人奖”,师者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荣誉。学生们手捧鲜花簇拥着获奖教师走上领奖台的时刻,是这些教师铭记终身的幸福瞬间。

“立德树人奖”如何评选?在师生们心中,它为何有如此分量和魅力?

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,成为学生为学、为事、为人的‘大先生’,是学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。如果一味依靠‘提要求、定指标、发文件’的‘老一套’,那么很多老师只是被动对标执行,无法被充分激发主观能动性。”北航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政教育与师德建设办公室主任刘犇昊表示,“要真正促使教师在‘站讲台’上花功夫,强化潜心育人、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,更需要‘树标杆,作引领’。”

怎样选树,如何引领?

通过系统谋划、精心设计,2017年起,北航决定面向所有教学单位各类教师群体开展“立德树人奖”系列奖项评选,其第一原则是“教师本人不申报、领导干部不参评”,且“不唯帽子、不唯职称”,一律以“扎根一线、业绩事迹”为导向,力争把德教双馨的育人典范选出来。师生对符合教学年限等条件的教师投票后,结合师德考评、推荐票数、评教分数、专家联名推荐情况,由单位党政联席会审议确定拟推荐人选,再由师生进行支持率投票,从而确定推荐人选。学校组织校外专家、师生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进行2轮评审,得票满总数的三分之二者为通过。

就这样,成就奖、卓越奖、优秀奖,一位位“大先生”产生了。名单里,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、名院士,也有默默无闻、躬耕讲坛的学术新秀;不仅有专精科研、桃李满天下的名师博导,也有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公共课实验课教师;不仅有“从教一甲子,桃李遍天下”的百岁教授文传源、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的院士王华明、为航空航天领域培养160余名电磁兼容专业研究生的院士苏东林、倡导用“六有”精神育才的“月宫一号”总设计师刘红,还有编写“网红力学教材”的讲师王洪伟、“把自己的芳华变成了学生的芳华,努力录课再教50年”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李尚志、身患癌症却不曾缺席一节课的“讲台斗士”李景文、学生评教满意率最高且“一课难求”的80后思政课教师高宁……截至2022年,连续6届评选,74位先进教师脱颖而出,覆盖工、理、文、基础教育等24个单位,涵盖教研、教学、实验等系列,累计奖励超过千万元……

“如果要总结个人‘获奖秘籍’的话,我想应该是‘传承’。”获得“立德树人优秀奖”后,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王玉慧激动地说,“和多位北航前辈同台领奖,激励我更加努力去传承他们的为师之道——真、善、美。真,就是真诚、平等地与学生交流,实事求是地探讨学问;善,就是以仁爱之心关怀学生,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;美,就是努力提高综合素质,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获得美的感受。”

在北航,“立德树人奖”“教学单列为教师发展序列”“在代表性成果中强调精品课程、精品教材、高质量教学成果等教学业绩”等相关措施,共同形成了一套优化评价体系的“组合拳”。不少学生切实感受到:课堂授课形式更丰富了,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多了,导师、班主任、老师们渊博的知识、丰厚的科研阅历,让自己收获了宝贵的财富。

“本科期间,大到未来方向选择、专业学习规划,小到日常心态调整、各类比赛的指导建议,每次与老师们探讨,都受益匪浅。他们是我心中的榜样,时刻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努力。”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李江皓说。

“可以说,立德树人‘大先生’评选已成为全校师生主动参与、内化师德涵养、自觉尊师重教的品牌教育活动。在此类激励与引导下,广大教师潜心教学,扎根一线,务求育人实效,争创优异业绩,‘立德树人守初心,空天报国担使命’的职业风尚已经形成,并将持续引领‘德教双馨’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进。”刘犇昊表示。

(记者 周世祥)

(责编:李昉、郝孟佳)